1574820
【庄河在水库里“种太阳”,不仅发电还养鱼,效益丰厚!】
#牢记殷殷嘱托实现全面振兴# #新时代辽宁六地杠杠滴# #有一种美好叫辽宁#
在大连庄河市永记水库的万顷碧波之上,一片由五万余根水泥柱托举起的蔚蓝色“光电海洋”,正随波光跃动,将昔日平静的水面,变成收集阳光、输送光明的“能量方阵”。这是国家电投东北公司泰山热电公司建设的100兆瓦渔光互补光伏项目。最新统计数据显示,该项目已累计供应绿色电力约13.15亿千瓦时,减排二氧化碳超过114万吨,成为我省深入落实“双碳”目标、推动能源结构优化的标志性项目。
据了解,作为东北地区一次备案、一次性建成的最大光伏项目,该项目自2017年8月建成投运以来,便持续释放出巨大的绿色效益。据统计,项目年发电量高达1.6亿千瓦时,相当于为数万户家庭提供全年清洁电力。在能源转型与环保层面,它每年可节约标准煤4.9万吨,减排二氧化碳13.9万吨,相当于为地球新增了一片广阔的森林,为我省乃至东北地区践行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目标提供了重要的绿色电源支撑。
尤为可贵的是,该项目的落地生根,绝非单一能源工程,而是一个深度融合、多方共赢的“绿色样板”。据介绍,该项目创新采用“渔光互补”模式,在光伏板下方水域持续进行渔业养殖,形成了“板上发电、板下养殖”的立体化产业格局。这种模式不仅极大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产出,更有效促进了当地农、渔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。
与此同时,项目打造的“生态+光伏+观光”发展新模式,正日益成为周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新引擎。这片科技感与自然美交融的独特景观,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参观,极大带动了周边乡镇的餐饮、住宿等服务业发展,促进了农副产品增产和农民增收,让当地百姓在绿水青山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“生态红利”与满满的幸福感。
国家电投东北公司泰山热电渔光互补项目的成功实践,是辽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的缩影。它充分证明,绿色发展不仅是责任,更是机遇。随着此类项目的示范效应不断显现,必将为奋力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注入更多可持续的“绿色动能”。
(辽宁日报)
